S__86589469

【你好我叫葫芦娃】

或许有人会问,哪位?可是,你真的不认识我吗?

“葫芦娃”是崎阳轩烧卖附带的酱油壶的名字。是的,它就是“葫芦娃”。我应该和它见过多次,又是土生土长的横滨人,却不知道它的名字,真是抬不起头。发觉这个事实,是因为几天前像往常一样打开箱子准备重蒸烧卖的时候,发现里面有个和往常不同图案的、存在感很强的酱油壶。在意地查了一下,才知道它的名字叫“葫芦娃”。而且可喜可贺的是,葫芦娃今年迎来了70岁纪念之年。趁着这个时机,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。

自开港以来,广泛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横滨。崎阳轩就创立于1908年的这里。据说最初是在横滨站(现樱木町站)站内销售牛奶、汽水、年糕和寿司的商店。之后,为了创造横滨名产,着眼到了南京町(现中华街)的烧卖,通过反复试验,终于研究出了在车厢内也容易食用的一口大小,并保证凉却后依旧美味的产品。

据说崎阳轩烧卖诞生时的酱油壶是小玻璃瓶。二战后改为葫芦型的白色瓷瓶。1955年,漫画家横山隆一(代表作:《フクちゃん》)为它添上了鼻子和眼睛,葫芦娃被赋予了生命。第一代葫芦娃共有48种图案,怀旧感十足又不乏个性。之后,第二代葫芦娃的设计来自插画家原田治先生。这个时期,瓶塞从软木变成了现在依旧使用的橡胶塞。回想起来,小时候记忆中的葫芦娃确实是软木塞的玲珑小器。现在的第三代葫芦娃,从2003年再次使用了第一代的图案。此外除了不定期出现的“联动版葫芦娃”,还有特别的版本例如60周年时登场的、穿了红色马甲的“花甲葫芦娃”。

打开烧卖的盒盖,看到温馨的葫芦娃,大家都会不禁露出笑容。这次70周年纪念,用的是葫芦娃从代表吉祥的小木槌中冒出来的设计图案,七种颜色中还包含了稀有的金色版。这也太让收藏家们的心动啦!葫芦娃是个横滨娃,但也会去关西地区游玩。这时考虑到关西顾客的喜好,特意制作了使用高汤调味后限定销售的“关西烧卖”。“关西烧卖”中会随机出现印有当地名胜的“关西限定葫芦娃”,包括姬路城(兵库县)、神户港塔(兵库县)、五重塔(京都府)、比利肯(大阪府)等7种设计。我个人特别在意关西烧卖!如果有机会品尝到,请一定来交流一下感想。

在银座的各个百货店,以及新桥、东京站等地都有几家崎阳轩店铺。烧卖可以作为旅行时的伴侣或土特产,也可以当成今晚晚饭的一道菜,因此前来购买的顾客总是摩肩接踵。直接吃当然没有问题,但是特别推荐拿蒸笼重蒸一下,而且放在蒸笼里直接摆到餐桌上的视觉效果也很不错。让我们一边期待“葫芦娃”的成长,一边想象着下次能见到它的何种表情,一同享用美味的时刻。

栗久的曲圆蒸笼
https://www.shokunin.com/cn/kurikyu/seiro.html
足立茂久商店的曲圆蒸笼
https://www.shokunin.com/cn/adachi/seiro.html
山一的中华蒸笼
https://www.shokunin.com/cn/yamaichi/seiro.html
木屋的蒸笼布
https://www.shokunin.com/cn/kiya/fukashi.html
银座展卖店铺
https://www.shokunin.com/cn/showroom/ginza.html

参考资料
https://kiyoken.com/
https://kiyoken.com/products/shiumai/22kansaishi.html